四川骨科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网站首页 | 腰椎间盘突出 | 腰间盘突出颈椎病 | 肩周炎 | 骨质增生 | 腰肌劳损 | 关节炎 | 坐骨神经痛
  当前位置: 主页 > 颈椎病 >
站内搜索:
 
针灸推拿佐中药医治颈椎病
时间:2013-11-11 13:50来源:未知 作者: 点击:

  主穴每次选1穴,据症选1配穴。阿是穴多正在颈椎四周,须认真探找,如能收现条索状或结节性痛点更佳。正在注进药液之前,应略作提插,使得气感明隐,天鼎穴应使针感达到病臂及脚指为佳,然后徐徐注进,每穴任选上述药液一种,注进1毫升(阿是穴可注进药液2毫升)。隔日1次,12次为一疗程。

  主穴第一组为刺络拔罐法,第两组为竹罐法。每次一组,可瓜代选用。如仅用主穴疗效不隐,改用或加用1~2个配穴。

  (四)中医辨证类:脾肾阳虚夹瘀型

  主穴:分2组。1、阿是穴或年夜椎;2、年夜杼、风门。

  药液:混打针液(丹参打针液2毫升+10%葡萄糖打针液5~10毫升);家木瓜打针液、复圆丹参打针液。

  2、颈椎病的针灸医治法:

  圆中炙甘草、沙参、白芍、枸杞子益气滋阴;天麻、杭菊花、炒枣仁、炒柏子仁、炙近志、夜交藤醒脑益智,养心安神;川芎、丹参、地龙活血通络止痛。

  1、颈椎病的拔罐医治法:

  (五) 生化药物医治

  圆中炙黄芪、炙甘草、潞党参、炒白术补气;熟地、川芎、白芍、当回养血;天麻、川芎、鸡血藤安神健脑,活血通络,砂仁理气和胃导滞。

  竹罐法:将年夜小差别之竹罐正在煮沸的药水锅内煮2~3分钟,掏出并甩尽药水,然后敏捷置于上使吸住皮肤,7~10分钟后取下,以呈现瘀斑或充血为度。逐日或隔日1次,10次为一疗程。疗程距离3~5针灸推拿佐中药医治颈椎病日。

  采取从猪的四肢骨或牛的胎骨提掏出的骨肽造剂骨肽片、骨肽打针液等医治颈椎病,有临床研讨解释,心服骨肽片3周(2片,tid),对神经根型、脊椎型、椎动脉型、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总有用力为划分为74%、6%、90%和75%。

  圆药:天麻、炙黄芪、炙甘草、潞党参、炒白术、熟地、砂仁、当回、白芍、鸡血藤。

  配穴:神经根型加天鼎,椎动脉型及交感型加风池。

  夹脊穴操作:取2~30号1.5~2寸之毫针,向脊椎标的目的成75度角刺进或旁开夹脊穴成45度角刺进,至针尖有抵牾感即退针5分。采取提插结小幅度捻转,促使针感传导。痛苦悲伤重者紧提缓插,肢体麻凉甚者紧插缓提。普通则用仄补仄泻法。哑1、2、4穴,均为直刺1~2寸,反覆提插不捻转,哑3进针法同夹脊穴。要求取穴精确,得气后轻提插3~5分钟或捣针2~3分钟,要求哑3针感为上肢触电感余穴应到达四肢触电感。针感宜由强到强,缓缓取得,弗成治捣猛刺。如针感不称心,可调整标的目的,如仍无尚述针感,则出必要。迟缓出针,出针后揉按穴孔片霎。年夜椎穴,快速进针,迟缓送针至1.5寸深。

  配穴:天、肩井、肩贞。

  哑1~4:哑1与哑2、哑4均位于督脉上,哑1为第2、3颈椎棘突间(哑门下1寸)、哑2为第3、4颈椎棘突间,哑4为第6、7颈椎棘突间(年夜椎上1寸)。哑3正在哑2旁开05。寸(两侧)。

  阿是穴:颈部压痛点。

  配穴:神经根型加肩井、胛缝、曲池、谷、后溪、养老;椎动脉型加百会、四神聪、太阳、头维、三阴交、太溪、行间;交感型加百会、四神聪、心俞、肝俞、胆俞、太冲;脊髓型加足三里、太阳、中闭、委中、阳陵泉、环跳。

  (两)治法

  药液造备:艾叶、杜仲、防风、麻黄、木瓜、川椒、脱山甲、土鳖虫、羌活、苍术、独活、苏木、红花、桃仁、砭骨草、千年健、海桐皮各10克,乳喷鼻、出药各5克,布包加水煎煮而成。

  圆中熟地、炒杜仲、牛膝补肾养血;鹿角胶、龟板胶填精益髓,强筋健骨;枣皮补肝肾,支涩止遗;川桂枝、肉桂温经和阳;炮干姜、淮山药、炙甘草、炒神曲健脾和胃,温阳益气;白芥子祛痰集结;炮甲珠硬坚集结,通经活络。

  圆中羌活、灵仙、天麻、秦艽,祛热除干止痛;川芎、天麻疗头痛。桂枝、川芎、回尾、赤芍、炮甲珠温经活血,通络;葛根解痉,神曲健脾和胃,甘草和谐诸药。

  圆药:熟地、枣皮、炮干姜、龟板胶、鹿角胶、炮甲珠、白芥子、炒杜仲、牛膝、淮山药、炒神曲、白芍、川桂枝、肉桂、炙甘草。

  阿是穴:颈部压痛点。

  3、颈椎病的打针医治法:

  刺络拔罐法操作:可先以铍针刺,直进直出,深至骨膜,出针后有少许血液流出(普通不跨越5毫升),亦可以皮肤针部分叩刺至皮肤微出血。针后加火罐,留罐15分钟,往罐后作部分推拿及头部作扭转活动,3~5天1次,3次为一疗程。疗程距离1周。

  (三)中医辨证类:气阴两虚夹瘀型

  (一)取穴

  胛缝穴:肩胛骨内缘压痛点。

  进针时针尖略朝上,得气后针尖略朝下,然后以拇食指夹持针柄作快速小幅度捻转,使病人有酸麻感循督脉下行,继而改成自上而下有节拍捻转(即拇指向上、食指向下捻针),运针半分钟。退针至皮下,复将针尖指向患侧,提插捻转1分钟,使酸麻到达肩臂,不留针。风池向鼻尖标的目的进针1.5寸摆布,使针感向头颈部放射,天柱穴略向脊椎斜刺,针感向颈部放集为好,均用仄补仄泻之法。配穴,进针得气后亦用仄补仄泻法,此中,胛缝穴进针3~5分,有部分酸胀为好;养老穴取穴时脚掌朝胸前,针尖向内闭标的目的刺进,针向肩、肘、腕放射。以上,除不留针者中,均留针20分钟。逐日或隔日1次,10~12次为一疗程,疗程距离3~5天。

  (本型常睹于颈椎病颈型和神经根型):头痛或后枕部痛苦悲伤,颈僵,转侧倒霉,一侧或两侧肩臂及脚指酸胀痛麻;或头疼牵扯至上背痛,肌肤冷干,畏热喜热,颈椎旁可触及硬组织肿胀结节。舌淡红,苔薄白,脉细弦。治以温经活血,祛热除干,通络止痛。

  主穴:新设、阿是穴、年夜椎、天。

  (一)中医辨证类:热干阻络型

  新设穴:风池穴直下圆,后收际下1.5寸。

  (两)治法

  颈椎病是果为颈椎产生退行性改动,收生颈肩部痛苦悲伤,或伴有头痛、肢体等症状的病变称为颈椎病。头颅经过颈部与相连,颈项部要启担较年夜的勾当并撑持头部重量,连结头部均衡,所以轻易产生劳损,并随同年齿的增添,产生退行性改动,呈现上述症状。此中特别以第5、六颈椎和第6、七颈椎为多睹。 颈椎病的中治疗疗尾要采取中药内服中敷及按摩推拿、针灸医治。

  (本型常睹于脊髓型颈椎病脚术后遗症或久治不愈者);四肢不完整瘫(硬瘫或硬瘫),年夜小便得禁,畏热喜热,饮食正常或纳差。舌淡红,苔薄白或微腻,脉沉细弦,或沉细强。治以补肾健脾,温经和阳,强筋健骨。

  (一)取穴

  (两)治法

  主穴:分2组。1、夹脊颈4~7;2、哑1~4、风池、天柱、年夜椎。

  4、颈椎病的中药医治圆式

  圆药:天麻、川芎、杭菊花、枸杞子、沙参、炙甘草、炒枣仁、炒柏子仁、炙近志、白芍、丹参、地龙、夜交藤。

  (一)取穴

  (本型常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):头昏,眩晕颈椎,视物恍惚或视物目痛,身硬累力,纳差,颈部酸痛,或双肩痛苦悲伤。舌淡红或淡肥,边有齿痕。苔薄白而润。脉沉细无力。治以益气养血,醒脑宁神,活血通络。

  (两)中医辨证类:气血两虚夹瘀型

  主穴每次选1组,可轮番选用。此中第1组穴,普通取夹脊颈5~6,如颈肩痛麻至腕指,可均取;第2组穴每次仅选哑(1~4)中之1穴,余穴选1~2穴。配穴据差别症型,取2~4穴。

  (本型常睹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):眩晕频频爆收,甚者一日数十次,纵然卧床亦视物扭转,伴恶心,,身硬累力,行走得稳,或心悸,气短,焦躁易怒,咽干心苦,眠差多梦等。舌红、苔薄白或微黄而干,或舌里光剥无苔,舌下静脉胀年夜。脉沉细而数,或弦数。治以益气养阴、安神醒脑,和谐气血。

  圆药:川桂枝、羌活、威灵仙、秦艽、川芎、当回尾、葛根、天麻、炮甲珠、炒神曲、赤芍。


 
 
 相关链接
· 中医病院开作病院医治颈椎病有特点疗法!
· 抚州铭豪教您若何预防远程驾驶颈椎不适?
· 治推拿颈椎致使高位截瘫?
· 颈椎病缠上“久坐族
· 颈椎病纠缠 尾恶竟是缓性咽炎
· 别让电视“伤”了你的颈椎2014年6月27日
 


网站主办:四川骨科治疗网 粤ICP备10096371号-1